page counter next up previous contents
Next: NFS 檔案系統 Up: 邏輯捲軸管理員 Previous: 管理原已存在的 VG   Contents

開機自動掛載

  1. 系統掛載限制:
    1. 根目錄 / 一定要掛載且最先掛載。
    2. 其它掛載點 (mount points) 必須為自已建立的目錄。
    3. 所有 mount points 在同一時間之內,只能掛載一次。
    4. 所有 partitions 在同一時間之內,只能掛載一次。
    5. 若要卸載,必須先將工作目錄移到 mount point (及其子目錄)之外。

  2. 查看開機掛載設定檔 /etc/fstab
    [root@mdk-dyw dywang]# cat /etc/fstab
    # This file is edited by fstab-sync
    # - see 'man fstab-sync' for details
    # device   MountPoint  filesystem  parameters   dump   fsck
    /dev/hda1  /           ext3        defaults      1      1
    /dev/hda6  /home       ext3        defaults      1      2
    /dev/hda5  swap        swap        defaults      0      0
    /dev/hdc   /mnt/cdrom  iso9660     user,iochar   0      0
    none       /mnt/floppy supermount  iocharse      0      0
    none       /proc       proc        defaults      0      0
    
  3. /etc/fstab 各欄位說明:
    1. device:磁區或標頭。
    2. MountPoint:掛載的目錄。
    3. filesystem:該磁區的檔案格式。
    4. parameters:檔案格式參數區。
    5. dump:是否可以被 dump 指令備份 (0:不要做備份﹔1:要做備份﹔2:要做備份,重要度比 1 小)。
    6. fsck:是否於開機時以 fsck 檢驗磁區 (0:不檢驗﹔1:先檢驗﹔2:後檢驗)。
  4. 格式參數
    參數 內容意義
    async/sync 非同步/同步 是否允許硬碟與記憶體中的資料以同步寫入的動作。
    auto/noauto 自動/非自動 在開機的時候是否自動掛載該磁區。
    rw/ro 可讀寫/唯讀 以可讀寫或者是唯獨的型態掛載。
    exec/noexec 可執行/不可執行 限制在此檔案系統內是否可以進行『執行』的工作。
    user/nouser 允許/不許 是否允許使用者使用 mount 指令來掛載。
    suid/nosuid 具有 suid / 沒有 suid 該檔案系統是否允許 SUID 的存在。
    usrquota 啟動使用者硬碟配額模式支援。
    grpquota 啟動群組硬碟配額模式支援。
    defaults 同時具有 rw, suid, exec, auto, nouser, async 等功能。
    iocharset= 設定 big5, utf8 等字元編碼。
  5. 以指令 mount -a 將 /etc/fstab 所列的檔案系統全部掛載。
  6. 實際檔案系統的掛載是記錄到 /etc/mtab 與 /proc/mounts 這兩個檔案。

  7. 開機自動掛載 LV

    [root@instructor ~]# vim /etc/fstab
    [root@instructor ~]# umount /mnt/dywlvm/
    [root@instructor ~]# cat /etc/fstab
    # /etc/fstab
    # Created by anaconda on Wed Jun 29 08:53:46 2011
    #
    # Accessible filesystems, by reference, are maintained under '/dev/disk'
    # See man pages fstab(5), findfs(8), mount(8) and/or blkid(8) for more info
    #
    /dev/mapper/GLSvg-GLSroot /                       ext4    defaults        1 1
    UUID=bd88d05b-6000-4c12-bd94-798c108d44c8 /boot   ext4    defaults        1 2
    /dev/mapper/GLSvg-GLShome /home                   ext4    defaults        1 2
    /dev/mapper/GLSvg-GLStmp /tmp                    ext4    defaults        1 2
    /dev/mapper/GLSvg-GLSvar /var                    ext4    defaults        1 2
    /dev/mapper/GLSvg-GLSpub /var/ftp/pub            ext4    defaults        1 2
    /dev/mapper/dywvg-dywlv /mnt/dywlvm            ext3    defaults        1 2
    /dev/mapper/GLSvg-GLSswap swap                   swap    defaults        0 0
    tmpfs                   /dev/shm                tmpfs   defaults        0 0
    devpts                  /dev/pts                devpts  gid=5,mode=620  0 0
    sysfs                   /sys                    sysfs   defaults        0 0
    proc                    /proc                   proc    defaults        0 0
    [root@instructor ~]# mount -a
    [root@instructor ~]# df /mnt/dywlvm/
    Filesystem              1K-blocks      Used Available Use% Mounted on
    /dev/mapper/dywvg-dywlv 1225136     69848   1104432   6% /mnt/dywlvm
    [root@instructor ~]# ll /mnt/dywlvm/
    total 16
    drwxr-xr-x. 125 root root 12288 Jul 11 08:17 etc
    drwx------.   2 root root  4096 Jul 10 21:45 lost+found
    

  8. 例題:建立一個新的 ext3 檔案系統,大小 300 Mbytes,並設定開機時自動掛載於目錄 /abc。徦設 partition 為 /dev/sda6。
    1. fdisk /dev/sda 先建立一個 partition,並於其命令列輸入 t (change a partition's system id),將該 partition 的 ID 改為 83 (Linux 硬碟檔案格式代號)。
    2. mkfs -t etx3 /dev/sda6 將剛剛建置的 partition 格式化為 ext3 的檔案格式。
    3. mkdir /abc 產生目錄 /abc。
    4. vim /etc/fstab 編輯檔案 /etc/fstab,加入一行
      /dev/sda6 /abc ext3 defaults 1 2
    5. mount -a 從新掛載 /etc/fstab 中的所有檔案系統。

page counter next up previous contents
Next: NFS 檔案系統 Up: 邏輯捲軸管理員 Previous: 管理原已存在的 VG   Contents
2015-04-13